[Cultural] 芬蘭廳 / 阿瓦奧圖 (Finlandia Hall / Alvar Aalto)
© Jisis
芬蘭廳是芬蘭首府赫爾新基的一座音樂廳,同著側面的議會大廈,面對者蝶略灣(Töölö
-nlahti bay)。阿瓦奧圖(Alvar Aalto)於1967年開始設計,全部工程於1971年完成。
水平的量體與高矗的音樂廳外觀
© Jisis
芬蘭廳是奧圖於1961年,為赫爾新基市政府提出的市中心都市計畫中,第一棟完成的
建築。整個都市計畫包含著沿著蝶略灣的中心市區,其中有許多文化建築。整棟建築
的外觀由一水平的建築物量體,配上高矗的音樂廳組成。外牆採用義大利卡拉拉白色
大理石,搭配銅質的屋面。白色的牆面,柚木窗框,是最初的視覺感觀。大理石的牆
面沿伸至室內,搭配硬木與磁磚為裝飾。
芬蘭廳完成於1971年,首場音樂會於同年十二月二日舉行。議會大廈完成於1975年,
正逢歐洲安全合作大會的召開。來自三十二個國家的元首齊聚於此,並在此簽署一項
共同文件,稱之為「赫爾新基最終法案」(Helsinki Final Act)。
© Thermos
芬蘭廳的設計是源自古希臘演講廳的原型。然而這種古代的講堂並不適用於現代音樂
廳的設計。除此之外,上層外挑的包廂,也減弱了地面層後排的音效。
外牆大理石牆面明顯彎曲變形
© Thermos
室外卡拉拉大 理石牆面原來厚度為三公分,但因冬季嚴峻的氣候變化以及海風的侵蝕,
經年累月之後,使得三公分厚的大理石無法承受以致彎曲變形。經過建築師事務所和國
家古物委員會的調查結論,建議將外牆全部更換為較耐久的芬蘭灰色花崗石。然而最後
還是決定用較厚的卡拉拉大理石,固定在背面的混凝土磚上。
這項浩大的整修工程於1998年完成。然而到了2006年左右,許多大理石牆面又開始變
形了。同樣的問題,也發生在奧圖為赫爾新基所設計,採用卡拉拉大理石的建築物上。
位於蝶略灣旁的芬蘭廳
© Math
芬蘭廳的音樂廳功能即將被新的音樂廳取代。新的音樂廳緊臨原有建築,預定2011年
八月正式啟用,原有的芬蘭廳將轉型為會展之用。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