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Office] 西格拉姆大廈 / 密斯凡德羅 & 菲利普強森
(Seagram Building / Mies van der Rohe & Philip Johnson)
© public domain
西格拉姆大廈(The Seagram Building) 位於紐約市曼哈頓
中城區。樓高38層516英尺,為密斯凡德羅(Ludwig Mies
van der Rohe)與菲利普強森(Philip Johnson)聯合設計,於
1958年完工。這棟建築可視為功能主義美學建築的典範。
也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共同創作。
主結構包覆混凝土與外牆型鋼骨及玻璃帷幕細部圖
© GreatBuildings.com
密斯的設計理念認為結構的物件該是明顯的呈現出來。就如同慣用的手法,採用鋼骨
為主要結構,搭配非結構性的玻璃帷幕牆。然而美國建築法規規範所有的結構性的鋼
構,為著公共安全的緣故都必須包覆防火材料。而當時的實行乃是用混凝土將鋼骨包
覆,以達規定的防火時效。然而這種實行是密斯最不樂見的。
為了達到他的設計理念而且又能符合建築法的規定,至終他採用了青銅色的型鋼作為
建築物外部的非結構性立柱,中間嵌入大片玻璃,而內部主結構體仍包覆混凝土。而
外牆包以非結構性的鋼柱與玻璃為裝飾。自此以後,這種折衷的處理方式在許多建築
設計上普遍被應用。然而密斯為達其設計理念,這棟大樓因此多用了1500噸的青銅色
型鋼,這也使得西格拉姆大廈成為當代最昂貴的大樓。
西格拉姆大廈另一項有趣的特點就是百葉窗設計。密斯不願看見
使用者因著不同的習慣使用百葉窗,造成立面的雜亂。因此他設
計所有的百葉只能有三段調節。全開、半開與全關。如此一來可
維持立面上的某種韻律。由這個小地方,也可看出密斯在細節的
重視。這也正符合他的另一句設計格言:『上帝隱藏在細節中。』
大門面對公園大道(Park Avenue)的廣場
© David Shankbone
西格拉姆大廈設計上的另一項成就,乃是她為擁擠的曼哈頓創造出都市公共空間。密
斯這項大樓自建築線自動退縮,留出公共空間供大家使用的觀念在當時是非常奢侈的。
西格拉姆大廈與其對面的利華大樓(Lever House)所共同創造出來的都市公共空間,已
成為紐約市後來制定都市法規提供公共空間獎勵條例的參考。
此外紐約著名的四季餐廳即座落於此,它的內部設計仍然維持密斯與強森於1959年所
開幕當特設計的風采。下回經過紐約不妨到此一遊,親身體驗一代建築大師的傑作。
參考資料: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eagram_Buil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