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Villa Tugendhat /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)
© Arch2all
圖根哈特別墅(Villa Tugendhat)為德國建築師密斯凡德羅(Ludwig Mies van der Rohe)
於1928~1930年間,為圖根哈特所設計的別墅,位在捷克的第二大城布魯諾(Brno)。
圖根哈特別墅可視為「現代建築」的最佳典範,也是機能主義的經典之作。
主要結構的十字型鋼柱與面向南面的溫室
© Simonma
密斯設計這棟別墅時,在結構上有革命性的改變。他使用鋼構為主要骨架,支撐著所
有的牆面。使得室內的空間可在格局、視覺和採光上有最大的效能。因著基地是斜坡
地形。整棟建築的空間有二層,緊臨路面為入口樓層,是主要的居住空間,經由旋轉
樓梯,下到起居室樓層,為圖根哈特別墅設計的重心所在。密斯除了建築物本身之外,
他也設計了室內所有的家具。其中有二款坐椅:圖根哈特椅(Tugendhat chair)與布魯諾
椅(Brno chair)目前在市場上仍有生產。
密斯設計室內所有的傢具
起居室內沒有任何畫作或其他的裝飾,餐廳的空間用熱帶的木材,圍起一半圓形隔屏,
在用餐的時候氣氛自然柔和。密斯使用一大片的瑪瑙石板將起居室與書房作空間上的
區隔。整個起居室西側與南側的牆面,均為可升降的玻璃落地窗。南側面向一溫室長
廊,裏面的植物綠意盎然;西側落地窗可遠眺市區的景觀。密斯將室內瑪瑙石牆面、溫
室近景與都市遠景這三種不同的景緻巧妙的融合為一,瑪瑙石牆本身的半透明性與光
澤,隨著自然光影的變化,讓起居室的氛圍顯得格外生動活潑。
面西的落地窗可遠眺市區
© Simonma
由於施工方式的特殊、建材的昂貴,加上現代化冷暖空調設備等因素,使得圖根哈特
別墅的造價居高不下。圖根哈特一家因為是猶太人,他們於1938年捷克解體之前就逃
離出國,此後就再也沒有回來。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數十年間,這棟別墅曾被作為各種
用途使用。1992年捷克政治領袖在此簽署一文件,捷克斯拉夫正式分為「捷克共和國」
與「斯洛伐克共和國」。1994年開始,這幢別墅對外開放,成為布魯諾市博物館。
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基地為一斜坡,視野良好 臨路側為主要入口,整點開放個人參觀
© public domain © Noebu
由路側觀看別墅南側的雪景
© public domain
參考資料: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Villa_Tugend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