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/ Louis Kahn)
© TheNose
沙克生物研究中心位於美國加州拉荷雅(La Jolla),成立於1960年,為一非營利的科學
研究機構。創辦人為約拿沙克博士(Jonas Salk), 他於1955年發明小兒麻痺疫苗,為人
類的健康作了鉅大的貢獻。沙克有感生物科學的重要性,於1959年邀請建築師路易斯
康(Louis Kahn),在這片佔地27英畝臨太平洋的基地上,建設一座能吸引世界一流人才
的研究中心。
© Saint Etienne
沙克中心為兩棟地面二層樓(地下一層)的建築,這兩棟對稱的建築分立於廣場兩側。
康因為受到羅馬混凝土建築技術的影響,採用清水混凝土的實行,於拆模後不加任何
粉飾,使建築外牆散發出混凝土原始自然的色調。這也成了日後許多清水混凝土建築
學習的範本。
© Jim Harper
東面進口台階,刻有約拿沙克(Jonas Salk )的一句話:
『希望是寄於夢境與想像之中,也在於那些敢使夢想成真之人的勇氣之內。』
"Hope lies in dreams, in imagination and in the courage of those who dare to make
dreams into reality."
© Jim Harper
踏上廣場,映在眼前的是一道寬約一英尺的生命之河(stream of life),自廣場的東側一
路流向西側的水池。目光隨著水流的方向而去,盡頭卻是那海天一線的太平洋。當你
立於廣場中央,可強烈的感受到沙克中心那記念性建築的意象。
© Gregg M. Erickson
廣場兩側分立的研究室塔樓,南北各有五棟,共有三十六間研究室。研究室的外牆以
45度傾斜,每一間都可向那一望無際的太平洋開窗。康希望設計一個環境,讓所有在
這裡工作的人,隨時都能走到室外享受大自然。柚木的窗框與百葉的拉窗與混凝土的
牆面搭配,充分顯示康對於天然材質的珍愛,可謂奉行綠建築的先行者。
研 究室塔樓與後側的實驗室相連。每層實驗室的上方,設有六英尺高的管道與設備
「服務空間」(service space), 提供實驗室這「被服務空間」(served space)使用。整
個實驗室無任何隔間,在空間的利用上隨時都可彈性的使用;除此功能之外,也符合
創辦人沙克的『共同研究』(collaborative)理念。
© Saint Etienne
© TheNose
沙克中心有如一追尋生命的殿堂。在沙克與康的孕育下誕生。多年來許許多多生命追
尋者於這地靈人傑之所,研究關於生命的真理,並且憑著無比的勇氣,使其成長且茁
壯。2006年沙克中心已被列入美國國家史蹟名錄(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)。
參考資料: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alk_Institute
http://www.archdaily.com/61288/ad-classics-salk-institute-louis-kahn/